4月22日,由云南腾鲲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腾鲲”)申报的一批货值13.9万元人民币的建材以9810出口模式从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运往缅甸。这是云南省自2021年11月8日开通 9810出口业务以来,首次通过清水河口岸将商品运往国外,标志着云南省跨境电商9810模式出口货物首次从陆路口岸通关。
据昆明海关介绍,海关监管代码9810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出口模式是指境内企业先将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出口至海外仓,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后从海外仓送达境外购买者的跨境电商模式。
在9810出口模式下,商品可以根据销售情况随时补货,卖完再结汇,与一般跨境电商商品的先结汇再出关相比,买方和卖方都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这一批出口缅甸的建材包括瓷砖、玻璃、门锁等,总重量超过60吨。建材运送至缅甸清水河口岸,我们和缅方的企业合作在那里设有仓库。”云南腾鲲负责人赵忠介绍,接下来,公司将根据疫情情况陆续通过9810出口模式从临沧清水河口岸运输商品入缅。
截至目前,临沧清水河口岸已具备9610(企业对个人B2C出口)、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三种模式的跨境电商通关,临沧南伞口岸已经进行9810出口模式试运行通关。
相较于传统模式,9810模式通过海外仓前置备货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整体运行效率,使商品更快送达海外消费者手中。本次试单以一体化通关模式出口,进一步简化报关手续,实现口岸快速验放,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扩展海外消费市场以及促进口岸外贸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支持保障。
下一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将加强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联动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昆明试点城市、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着力推动两区外贸新业态规模化增长,促进两区跨境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临沧清水河口岸
沿边口岸与边境城市经济内联国内大循环,外联周边乃至国际经济外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二者互动不仅影响彼此发展,而且影响新发展格局的建构。
临沧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境内有镇康、耿马、沧源3个县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290.791公里。有耿马孟定清水河1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镇康南伞、沧源永和2个国家二类口岸,5条通缅公路,19条边贸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是中国走向印度洋的重要战略节点,是通往缅甸皎漂港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是全省“五出境大通道”之一。
临沧肩挑两洋、纵贯南北,被称为第三欧亚大陆桥。从中国地图看临沧,临沧在中国边疆;从世界地图看临沧,临沧在亚洲中央。临沧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是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直通印度洋最短也是最可能最快建成的陆上通道。
可以说,临沧是中国联动南亚、东南亚的十字形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的物流枢纽。口岸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临沧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清水河口岸,对缅互市贸易额居全省第一。
临沧是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从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陆路距缅甸腊戍149公里。从2011年边合区启动建设到2019年,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贸易额由1.5亿元增长到26.3亿元,增长了18倍,居全省对缅口岸互市贸易额第一位。2020年,孟定清水河口岸已成为全省第二大对缅贸易口岸。
清水河口岸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一条重要通道,地位极其重要、区位无可替代。目前缅方已规划建设滚弄—清水河经济特区,十分有利于清水河口岸经济区与缅甸滚弄—清水河经济特区的联动共建。
2021年6月8日,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个体工商户向企业开出首张边民互市交易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标志着临沧边合区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创新业务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8月8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试通首发首个集装箱自新加坡港启运,抵达缅甸仰光港并过境缅甸于8月16日自孟定清水河口岸入境中国,8月25日在临沧火车站举行试通首发专列(60个集装箱)发车仪式,专列于8月27日到达成都国际铁路港,新通道“破冰之旅”如期实现。
临沧已实现孟定清水河口岸至缅甸仰光港72小时公路到达、至成都72小时铁路到达的物流布局形态。
去年8月底,作为“一带一路”项目一部分的通往缅甸的铁路在中方开通。这条铁路将用于通过缅甸港口,从清水河口岸,向中国成都运送所需物品。其物流时长仅需三天。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边合区启动建设到2020年,孟定清水河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7倍,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了18 倍,居全省第二大对缅贸易口岸、全省对缅口岸互市贸易额第一位;进出口货运量增长了17倍;出入境人流量增长了6倍。
今年2月18日,共51吨63种来自缅甸的青贮玉米产品经中缅边境清水河口岸出口至中国。据悉,2021年末,6名缅甸商家在中国海关总署(GACC)注册向中国出口动物饲料后,缅甸首次向中国正式出口青贮玉米。
截至2022年3月,临沧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0470户,首次突破18万户大关,同比增长12.5%。
全市市场主体一季度净增5769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达80户,完成净增30124户目标的19.15%;现有企业26064户,同比增长11.96%,每千人拥有企业达12户,一季度净增800户,完成净增11681户目标的6.85%;个体工商户150672户,同比增长12.82%,一季度净增4946户,完成净增18443户目标的26.82%;农民专业合作社3734户,同比增长4.36%,一季度净增2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