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似乎所有的新进展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的简化支付手段上。 亚洲有75%智能手机用户,这有利于电子支付的推广。对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电子支付的推广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省劳动力。
亚洲许多国家感受到目前生活对现金的严重依赖,这很好地推动了支付类金融科技的崛起。正因为如此,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才得以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新加坡正像中国学习,大力发展无现金社会。
普华永道(PwC)的一份报告指出,新兴市场虽然在支付领域率先取得了一些关键进展:社交媒体支付、NFC技术、蓝牙低能耗和区块链支付。同样,尽管该地区的支付方式仍有很多,但这仍是一个挑战和困难并存的不确定市场。
在谈到亚洲的支付业务时,不能不提到Grab。Grab希望追随中国的脚步,推出一款集送餐、网上购物、自行车分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超级app,希望能推动他们的电子钱包Grab pay的发展。
东南亚的另一只网约车独角兽、来自印尼的Go-Jek也涉足了数字支付,这得益于于印尼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为了加强对支付的控制,Go-Jek已经收购了三家金融科技公司Kartuku、Midtrans和Mapan,这三家公司涉及到的业务有线下支付处理公司,在线支付门户网站。Go-Jek还运营着移动钱包Go-Pay。与此同时,中国的支付巨头也在试图进军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蚂蚁金服为全球扩张计划已经进行了140亿美元的收购或并购案,同时与马来西亚移动支付智能卡Touch N Go合作开发自己的TNG钱包。与此同时,微信支付正在谨慎地扩张,目前只有马来西亚人能够在当地使用微信支付。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处于相似的发展轨迹的不同阶段,很难通过银行卡的方式实现电子支付。值得注意的是,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相比,这两个国家的个人银行账户数量都相对较高。新加坡人多数使用的是网络支付系统。最近,新加坡开通了二维码支付服务。新加坡的其他支付平台还有PayNow和Dash。
与此同时,在印尼,电子支付才刚刚开始发展,但他们有一些有意思的动作能实现弯道超车。最近一个更有意思的新服务是InstaPay,它允许中小企业通过WhatsApp或line接受支付,而不是申请难度大、门槛高的银行卡终端。 菲律宾也有InstaPay,但这项服务是由该国自己的央行BSP在4月份推出的,旨在实现不同银行间的顺畅互操作,但截至2017年,系统上的登记的银行数量仍然有限。
在菲律宾,支付金融科技公司仍在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一些潜力很大的平台包括GCash、PayMaya和Visa PayWave。
与此同时,在越南,该国正经历一场电子商务发展浪潮,据报道,在这过程中有快递包裹被偷窃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使用户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电子支付,即时通讯应用Zalo gunning推出了Zalopay终端,早期就已进入市场的MoMo也渴望拓展业务。就在今年初,越南石油公司(PetroVietnam Oil)也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以求赶上这股潮流。
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的数字支付,因为数字交易更容易监管和控制,何况还能给本国人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统一了二维码支付系统,该系统可与27家电子支付提供商兼容,希望统一这个岛国分散的电子钱包。监管机构还将推出一个银行间支付网关,允许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更快地进入快速安全的转账(Fast)系统,以发展无现金的生态系统。
印尼央行鼓励民众接受无现金社会,大力发展发展国家支付门户(NPG)。该行去年12月的第一阶段工作重点是银行间基础设施共享,以降低银行间交易成本。今年3月早些时候,印尼央行表示,它们正处于第二阶段,通过简化流程,让银行削减跨银行交易成本。
泰国央行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合作,启动了一项跨境资金转移计划,希望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在地区间转移资金的成本。柬埔寨和泰国也在2019年联手推出二维码支付系统。在老挝,已经有支付宝和其他网银网上支付涉足的痕迹,但并未形成普遍现象。
转载自老挝中文网 来源:CAMIA观察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如有自行投资造成损失的,后果自负,本平台概不负责!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