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畜牧与灌溉部获悉,受气候变化影响,估计今年大米产量会下降2%,但粮食不会发生紧缺,会满足全国需求。
农业局局长耶丁吞博士表示,今年全国各地在不同的程度上发生洪水 ,勃固省、孟邦、克伦邦等省邦地区的田地受损 ,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实皆省等主要稻谷种植地区的田地则未受损。所以,估计今年大米产量能满足全国需求。
耶丁吞博士说,孟邦、克伦邦和勃固省受损的田地中,50%已补种。所以,国家不用担忧大米产量大幅下跌。如大米产量遇到下跌问题,下跌率不会超过2%。
有分析称,今年强降雨造成国内各地田地损坏,再加上稻谷非法出口, 不仅国家粮食会发生缺口,且下财年大米出口会下降。
据农业局消息,今年稻谷种植指标是:夏季稻谷种植面积200万英亩,雨季稻谷种植面积1700万英亩。年均稻谷产量为2800万或2900万公吨。
缅甸大米业协会于今年(2018年)3月6日宣布,符合标准的稻谷(潮湿度14%)基本收购价定为50万缅元/100缅萝(约合4 6 磅)。大米业协会成员、碾米厂、大米商和私营公司须按照此基本价格向农民收购稻谷。如稻谷市价高于基本价,须按照市场价收购,市价低于基本价则须按照基本价收购。
据悉, 通常到稻谷收割时期,稻谷价格就会下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协会制定了稻谷基本价。
国务资政杜昂山素季在稻谷基本价发布会上指出,大米不但是国家主要粮食,也是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它为国家创造大量创汇,也可以称呼它为一种经贸武器。
据缅甸大米业协会消息,财年过渡时期的2018年4月至9月底,缅甸大米出口量达112万吨,出口额达3.91亿美元。大米出口量低于指标的200万吨。【缅甸金凤凰中文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