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连续三年发布的 “一带一路”大数据系列报告显示,广东在全国各省市“一带一路”参与度指数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广东为何能够持续领跑?我们试着从近日发布的《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8》中寻找答案。 广东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外贸投资力主“创新”
▲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4国)进出口情况
这份报告显示,2017年,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150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占全省进出口总额22.1%。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14国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6%,高于全省8%的进出口增幅。广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18家,实际投资2.9亿美元。
2018年上半年,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7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22.5%。广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机构)90家,实际投资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7%。
报告指出,广东省经济结构和对外经贸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进行。广东经济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广东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全国第一,生物医药领跑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广东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广东对外投资行业结构图
广东大力推进企业研发创新,促进走出去企业增强品牌实力和营销能力,使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和广度得到不断拓展,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中,重大项目国际产能合作成为广东“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抓手。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对外投资加速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对外投资加快,协议投资增长49.5%。
国际产业合作成效显著,海洋产业成亮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广东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形成,国际产业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广东将国际产业合作重点放在丝路沿线国家,搭建国际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优势产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需求,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报告指出,广东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广东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科技实力,依靠高端加工设备和先进加工工艺,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推动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同时,广东的服务贸易发展开放程度日益提升,资源能源产业合作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合作也逐渐彰显出自己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海洋GDP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方面培育海洋产业国际合作新引擎,使海洋产业国际合作朝多元化、高层次发展。以惠尔海工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海工装备集团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海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领域。广东鼓励和引导企业赴东盟和南太平洋国家进行远洋渔业合作,扶持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建设,完善远洋渔业在补给、仓储、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通过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这对促进广东与国外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科研院所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海博会邀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协会和跨国公司代表参会参展,对广东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洋产业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业走出去成果丰硕,创新“文化+金融”模式
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密切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越上新的台阶。
广东文化丰富而独特。岭南文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也是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创意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粤侨商脉,也成为广东文化“走出去”独特的地缘和人文优势。
▲岭南文化之水上飞狮
同时在资金方面,广东还相继组建3支百亿元量级的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广东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和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以及总规模50亿元的珠影越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广东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文化产业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
报告指出,近年来,广东文化“走出去”稳步增长,成绩突出,文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约20%。2017年,广东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437.6亿美元,其中,文化产品出口420.4亿美元,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四位出口文化产品的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香港、欧盟、东盟。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6.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在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
“一带一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机遇,也充满挑战
报告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制约、国际产能合作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不足、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加强,以及资金瓶颈仍未能充分解决等问题。
此外,许多中国企业虽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由于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理念,影响了东道国和国际社会对企业的了解。广东企业应当对照 “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软实力建设贯穿于“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
《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8》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编写,是目前我国第一份阐述省级企业“一带一路”行动走出去实践与成果的报告。
(供稿:广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