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电信诈骗,可谓无人不痛恨,无人不憎恶(骗子除外)。几个电话,几条短信就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每天都有很多电信诈骗的案例见诸报端。不仅普通人深受其害,就连明星也不能幸免。
2018年3月12日消息,抓获100名中国籍从事电信诈骗的嫌疑人。
据柬埔寨当地媒体报道,柬埔寨移民局携手金边市警察局等相关执法单位于3月12日中午在金边市堆谷区万沙兰分区97号门牌的公寓里展开捉捕行动。
移民总局调查和执法局局长武海西哈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当局在侦破此案之前,得到了中国警方提供的线索,并调查了整整一个月。
他说,执法人员在此次行动中包围了上述地点,一个嫌疑人都没有逃脱,也就是说涉案的100名中国人都悉数落网。
他证实称:“在此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了100名中国人,其中女性19人。全都来自中国大陆。”他强调说:“我们将与中国警方保持联系,把他们引渡回中国依法处置。”
在现场,执法人员查获了一大批涉嫌电信诈骗VOIP和非法网络赌博(Game Online)的电脑、智能手机等。
他说,被扣留这些嫌疑人中,每人都有一部手提笔记本和五六部的智能手机。
武海西哈说,这100名中国人已被送到移民总局依法处理。
近年来,关于中国人跑到南亚国家去实施电信诈骗的消息经常传出。
柬埔寨
越南
马来西亚
泰国
(图片来源网络)
菲律宾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仅大陆市民深受其害,中国香港也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2015年以来,香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增长。据香港警方统计,仅2015年1月至8月,共计发案2000多起,涉案金额超过2亿港币。假冒内地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件举报,涉案金额是,两亿五千六百多万(港币)。当中超过9成的案件,大约1152宗,是发生在6月至8月的高峰期。电信诈骗案件的突然高发,让香港警方始料未及。其诈骗的方式手段,对一些香港市民来说更是闻所未闻。
(图片来源今日说法)
2015年7月的一天,香港市民樊女士就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的客服电话。电话里面的人表示她的快件涉及到走私。樊女士声明自己有不在场证明,不可能寄这个包裹,要求报警。于是快递公司给了她一个报警电话。接通电话后,电话里的“警察”表示樊女士不再是一个包裹的事,而是涉及洗黑钱的问题,自己还有一份有限制樊女士出入境的海关文件。在樊女士的要求下,一封带有自己照片的通缉令被发送到了樊女士的邮箱。看到这封通缉令,樊女士赶紧表示一定是有人冒用自己的身份作案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樊女士按照电话里的指示,把自己的银行存款转移到电话所说的“安全账户”里。就这样,犯罪分子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将樊女士在深圳工商行的储蓄户头里的钱全部被转走,包括40多万没有到期的定期存款。
(图片来源近日说法)
考虑到内地警方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在2015年8月,香港警方向公安部,通报了10起电信诈骗案件,请求协助侦办。于是,公安部指示广东省公安厅,协助香港警方,共同打击,频繁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粤港两地警方,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有良好的记录,双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快,广东省公安厅会同珠海市公安局,对香港警方通报的10起案件,进行了分析和研判。
(图片来源今日说法)
据媒体披露,电信诈骗犯罪集团在国内有专人以“高薪出境务工”为名招募人员,统一办理出国旅游或商务签证,乘坐同一航班出境。抵达目的国后,有专人接机,直接上车前往 窝点,经短期培训后实施诈骗。为控制窝点人员,新招募人员往往会被收缴护照,禁止使用手机,所有人员不准擅自离开窝点,节假日外出有人随从并监督。此次押 解回穗的14名犯罪嫌疑人中,多数来自广西。这些人员开始是受“高薪出境务工”的引诱,但到达后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再加上诈骗团伙管理者承 诺高薪,所以年纪轻轻的他们就这样走上了犯罪道路。
(图片源自网络,诈骗嫌疑人被押送回国)
骗子为什么那么喜欢跑到东南亚的国家去实施电信诈骗呢?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是跨国作案,租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器来作案,很难追查,给警方增加破案的难度。其次是把中国人忽悠到国外,人生地不熟,比较容易对下属进行人身控制和洗脑。
下面是总结的电信诈骗十大套路。
“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银行卡社保卡资金被冻结”
“你涉嫌违法了”、“你涉嫌洗钱”、“你涉嫌非法集资”
“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
“你购买的商品断货,可以申请退款”
“向您推荐十大牛股”
“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
“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
“免费补换手机卡”
“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
“领导找你谈话”
当然,骗子的骗术并不仅限于上面这几种。据了解,诈骗产业链上至少分为四大环节:上游的信息获取、中间的批发销售、面向公众实施诈骗、最后的分赃销赃。在这四大环节上,又有钓鱼编辑、木马开发、盗库黑客、钓鱼零售商、域名贩子、个信批发商、银行卡贩子、电话卡贩子、身份证贩子、电话诈骗经理、短信群发代理、在线推广技师、财务会计师、ATM小马仔、分赃中间人等多个工种环环相扣,将受害人一步步引入陷阱。
其实,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各位套友还是要小心辨别,捂紧自己的钱袋,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不要给陌生人打款,不要贪图便宜,方能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奋斗在东南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