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指出,老挝政府设立的经济特区在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上周,老挝政府呼吁国家经济研究所(老挝最大的智囊团)开展一项研究,以明确这些机遇和挑战。
此后,国家经济研究所将向政府说明其调查结果,并对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意见,以及建议设立新经济特区的地点。
老挝国家经济研究所
高级经济学家兼商业顾问
Mana Southichak博士
高级经济学家兼商业顾问Mana Southichak博士告知本地媒体,提供税收和关税优惠的经济特区在吸引投资方面取得了成功。经济特区内设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拥有一站式服务系统,可以在一天内登记新业务。
Mana博士建议政府优先考虑设立经济特区,并指出老挝已设立了许多经济特区,同时担心这些经济特区很难得到适当管理。
Mana博士表示,一些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离城镇太远,因此很难找到足够的劳动力。“工人需要社交生活,下班后他们需要购物和休闲等等。若周边没有这类服务,他们不想去那里工作。”
Mana博士认为,经济特区对于在成立之前在特区外设立的公司构成不公平竞争。“经济特区内的公司享受激励政策,但特区外的公司却不能享受。”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会长Valy Vetsaphong建议,老挝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每个经济特区的激励政策。
据老挝计划与投资部报告,截至2017年12月,老挝共有12个经济特区,吸引了350家国内外公司入驻,注册资金总额达80亿美元。
老挝中国总商会媒体执行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Vientiane Times 编译整理: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