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网站发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并实现经常项下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全覆盖。
分析称,人民币跨境业务新政利好涉外企业,推动“一带一路”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政策打前战
《通知》指出,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支持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按照现有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满足市场主体真实、合规的人民币跨境业务需求。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此次《通知》出台的基本背景,是在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升之后,中国重回鼓励人民币‘走出去’的政策通道。鼓励企业用人民币做跨境结算,是为了加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量,使人民币被更多跨境业务使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被大量使用,不管是用于贸易结算,还是投资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此次《通知》重新放开,不仅可以扩大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和支付中的占比,同时还可扩大商品贸易与金融交易中人民币计价的占比。”
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次升温。其实,一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而推进,但主要是依托企业贸易,与之相比,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进展较缓慢。
《通知》指出,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便利境内个人将境外合法收入汇回境内使用,以及境外个人将境内合法人民币收入汇出境外。
其实,之前陆续放开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但是都限定了范围。
2014年6月1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央行开放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允许银行为个人开展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结算服务。而从2015年开始,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四大自贸区相继出台新规,允许自贸区内个人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但在全国范围内,除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下的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仍然未能完全放开。
此次放开个人跨境业务,贺军认为,是限于经常项目下的业务放开,资本项目下的业务仍然受到限制。现在放开个人跨境业务,实际上是在前期限制个人跨境业务后的重新放开,直接原因是人民币汇率在2017年以来出现了升值,再加上资本流出管制,中国市场上的资本流出显著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7年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国重新放开个人跨境业务。不过,经历了2015年、2016年的贬值和资本流出之后,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会记住“教训”,保持政策干预的可能性。如果未来人民币持续稳定并保持偏强的态势,政策会维持宽松。
另外,为便利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通知》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取消了相关账户开立和资金使用等有关方面的限制,明确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办理相关业务。
助力一带一路 《通知》指出,开放个人其他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是为服务“一带一路”,满足个人项下雇员报酬、社会福利、赡家款等人民币跨境结算需要。
据了解,目前“一带一路”着重于产能合作,因此大量企业走出去之后,也有不少劳务派遣,这部分员工在境外的收入目前只能以美元结算。允许个人在其他经常项下进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则境外员工也可以直接获得人民币工资。
分析称,未来,随着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也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汇率风险,同时减少外储波动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关键的挑战是融资难,基础设施建设现存几十万亿美元的缺口。
央行放开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业务,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跨境人民币的流动,带来三大好处,首先,绕开美元对冲风险,起到更加直接的作用。其次,用人民币结算可以令国外消费者购买更多中国产品,推动中国产能、产品走向世界。然后,有利于与中国政策上的沟通,以及其他方面的互联互通。反之,我国开放人民币业务,也有利于中国游客去国外旅游,促进民心相通。
另外,贺军认为,此次《通知》下发的一个背景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完善和优化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倡议的落实,需要在具体的方面落地:一、随着对外投资增加和落地,中国的金融需要跟进,以“金融之剑”促进对外投资和贸易,人民币必须跟进和落地;二、“人民币输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中国要扩大人民币的海外使用量,形成海外人民币市场。
那么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今后还需要提供哪方面的支持?
“首先,人民币汇率需要维持稳定,汇率稳,则政策稳;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要保持连续一贯性,政策稳,则预期稳;第三,强化市场化,兼顾内外平衡。‘一带一路’也是生意,而不是慈善,必须坚持市场化,同时兼顾内外平衡,在推动‘一带一路’在外部结出硕果的同时,更要在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投入足够的资源,毕竟,中国经济的强大和稳定,才是中国所有对外政策的根本。”贺军对记者说道。
总之,我国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以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同时大力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又一象征,也是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国际化之路的重要推动力。未来,我国应根据市场主体需要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便利市场主体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闻来源: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