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期间,昆明市组织开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奋力开创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领导干部微访谈,邀请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主要领导就如何抓好“八个着力”、打造“六个春城”、实施“三年行动”、争当“实干家”,铆足干劲、务实苦干,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确保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的角度谈感受、提思路、讲措施、谋落实。
2月6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主任、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主任徐春参加访谈,就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如何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进行阐释。
访谈问答
问:今年,昆明市将按照“八个着力”、打造“六个春城”等市委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正加快发展,结合市委的目标要求和市两会精神,你县(市、区)如何做好2023年的各项工作?
答:2023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扩大开放,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奋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一是立足转型升级,壮大做强园区经济。用好用足“1+4+N”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持续推进现代装备制造、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商品供需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加快建设面向RCEP国家的海外仓,建立比较完备、具有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的服务贸易产业体系。
二是聚焦制度创新,着力加大探索力度。做深做实云南自贸试验区三年改革试验任务“规定动作”,稳步推出新一轮改革试验“自选动作”,谋划实施不少于10项区级重点改革任务。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中老铁路+RCEP”,在中老铁路国内外货源集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等核心领域,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打造RCEP大数据服务中心。
三是立足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平台。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叠加优势,在贸易自由、投资便利、商事互认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发挥昆明片区产业优势,利用磨憨口岸优势,创新中老铁路贸易模式,扩大中老铁路对区域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构建云南“内外双循环”贸易网络,形成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跨国交通网络和产业合作走廊。
四是加大改革力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践行“企业无事不打扰,有事马上办”,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挖掘企业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创新和复制推广便企利企经验。进一步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等重点领域,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扩大产业项目先建后验、重点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范围,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
问:目前,昆明在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阵地、主战场。你县(市、区)在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会有哪些有力举措?
答:2023年,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动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施工业投资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云内动力、云南CY机床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资金引导作用,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做好做实制造业骨干企业、两高四新企业、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力争2023年工业增加值取得较好增速。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和三级会办制,迅速推进云内动力数字工业园、雪兰牛奶年产30万吨乳制品绿色智能低碳化生产基地、云龙制药中成药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普洛斯环普产业园、赛诺制药新厂等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增强招商质效。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及数字经济、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链,制定产业招商计划和配套服务方案。同时,建立以招商项目亩产效益为导向的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机制,加大力度整治低效用地、清退僵尸企业,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是筑牢开放载体。打造以王家营西、磨憨站以及昆明综保区等中老铁路沿线为节点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国际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优化跨境电商结构,创新中老铁路应用场景,深化与昆明铁道职院的战略合作,打造国际化产教融合新样板。加快建设跨境人才服务中心,拓宽外籍留学生创新创业渠道。
五是打造循环经济。发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用,把“绿色、低碳、循环”作为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主线,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园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绿色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