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第十三届省人民政府党组第151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近期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致的悼词,全面回顾江泽民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号召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把党的各项事业做好。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江泽民同志的遗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复兴伟业中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会议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毫不松懈抓好当前工作,保持经济工作连贯性和稳定性,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保供稳价、能源安全、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等工作,全力打好今年收官之战。
要科学谋划明年经济工作,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确保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定增长。
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不懈深化作风建设,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会议指出——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会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重大机遇,积极主动作为,以中老铁路开发建设运营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
中老铁路客货两旺 激发沿线经济活力
首尾相连 昆明磨憨托管联建的开放样本
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时强调,“要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中老铁路“四个好”指示精神,2022年5月26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昆明市正式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沿线经济带,形成首尾相接、以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格局,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效载体、有力支撑。 11月15日,磨憨口岸新边民互市场正式运营,这是今年5月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首个建成验收的重点项目,将大幅提升磨憨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能力。 11月25日,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个项目将提升园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助力“制造智能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智慧化”建设,为打造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增添新动力。 这是在磨憨口岸建设中体现的“昆明速度”。托管磨憨镇后,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发展机遇,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在市级各部门积极推动下,昆明用3个月时间顺利完成托管移交工作;用1个月时间健全完善机构和选优配齐干部队伍;从11月开始用100天时间,在争取政策、投资开发、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市容市貌和招商引资等6方面开展百日会战行动,力争实现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有新突破、新变化、新气象。 随着中老铁路通车运营,磨憨口岸成为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口岸和通往东南亚出海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在深化中老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同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结合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定位,昆明市规划先行,重构磨憨片区的产业发展、用地空间、综合交通等布局,初步形成“一心一核三轴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设想。 “一心”即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一核”即城市中心绿核,“三轴”即南北向(西侧)城市发展主轴即近期发展主轴、南北向(东侧)口岸公铁联运发展轴、东西向(南侧)产业发展轴,“五区”即火车站现代城市功能区、口岸核心功能区、磨龙边境生态旅游区、南坡物流与进出口加工区、远景发展预留区,打造“西城东产、南岸北港、产城融合”的空间格局。 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铁路口岸中央商务区面积约6.6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贸易、酒店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等产业;围网区规划路段0.9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免税购物、保税仓储、生物医疗、国际金融、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产业。 磨龙综合城市服务区规划面积约7.2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康养等大健康产业;南坡跨境产能聚集区规划面积约12.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进出口加工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国际物流等产业,积极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今年1月至9月,磨憨公路和铁路口岸进出口贸易达403万吨,贸易额330亿元,预计2022年贸易额将达450亿元。11月3日,磨憨成为全省唯一成功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11月18日,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入选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省委、省政府2022年四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昆明分会场现场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举行,集中开工13个项目,总投资382.3亿元…… 双向奔赴,协同发展。昆明托管磨憨镇后,拥有了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叠加联动发展的机遇和平台。 为此,昆明研究制定“四区”叠加和联动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四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政策联动。 利用磨丁片区跨境资金流通、原产地政策等优势,鼓励企业到磨丁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开展跨境产能合作,强化磨憨、磨丁双边园区协同发展。 串联中老铁路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产业园区,强化中老铁路沿线省内四州市联动发展,打造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 玉溪研和工业园区 张彤 摄 10月29日上午,随着响亮的火车鸣笛声,昆明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在昆玉铁路莲池站启动。该项目自昆明枢纽昆阳站引出,沿着既有的昆玉铁路向南延伸,改造大古城站、莲池站,新建刺桐关站。 建成后,货运能力从现有的每年约300万吨提升至约2600万吨,可助力昆明至玉溪客运通达时间缩短至44分钟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切实解决中老铁路昆玉段运输能力饱和的问题,实现客货分流、高效运输。 中老铁路玉溪境内段全长145.78公里,设玉溪、峨山、研和、化念、元江5站,是玉溪经济版图的“黄金线”。 今年5月,玉溪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完善项目调度、沟通、督导等工作机制,切实推进沿线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中老铁路玉溪境内年运输旅客200万人次以上,年进出口货物运输85万吨以上,并相继开展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 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物流园正在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铁路海关监管场所等项目建设;化念综合物流园启动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及大化铁路专用线建设;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智能化控制年加工15万吨食用油生产线、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玉溪市中心城区冷链物流及快递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围绕“黄金线”,玉溪各大重点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目前,玉溪列入省级的12个与中老铁路相关的项目中有8个已开工建设。此外,全市拥有各类物流企业500余户,跨境运输资质企业19户,物流从业人员达14万余人;国家4A级物流企业4户、3A级6户,缘多物流、通力物流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省级试点企业。 建成冷库1221座,库容120万立方米,农产品年冷储周转能力达300余万吨,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随着中老铁路沿线配套设施逐步建成,运输各环节上的堵点打通后,越来越多货物运输选择中老铁路,选择在玉溪转运。我们物流板块的万峰供应链公司在原来运输粮食、矿石等大宗物资的基础上增加了镀锌带钢等产品,并实现常态化运输。”玉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老铁路各节点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沿线产业布局将会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宁洱站货场 张彤 摄 在宁洱火车站的货场上,门式起重机正在对到达的货物集装箱进行卸车作业;货场的另一侧,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有序停靠在仓库边,经过不同的装运作业后再次装上火车发往全国。“公铁联运”一体化无缝衔接,让普洱沿线产业搭上了高速列车。 普洱车务段宁洱站货运值班员张金明介绍,中老铁路通车后,宁洱站的货运量持续增长,由初期的每天发送数百吨增长至现在每天2000吨左右,货物主要有普洱企业生产的板材、纸浆、白糖、咖啡豆等,到达的货物从初期的化肥、麦麸、面粉、大米逐渐扩展到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近段时间以浙江运抵的太阳能光伏板等绿色能源材料为主,有的货品从国内发出途经宁洱站后又重新编组发往国外。 中老铁路结束了普洱不通火车的历史,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截至今年10月,墨江站、宁洱站、普洱站累计发送旅客153.25万人次,到达旅客152.62万人次;宁洱站累计发送货物41.40万吨,到达货物36.62万吨。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年来,普洱市围绕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为普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围绕三年行动计划梳理建立市级中老铁路沿线开发项目库,截至目前,市级谋划储备项目共35个,项目总投资554.71亿元,已开工建设14个,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普洱市建立机制助推铁路常态化运营,成立普洱市中国东南亚(普洱)铁路班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普洱市班列公司,统筹推进铁路班列工作,出台中老铁路货运列车物流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助力企业货运“公转铁”。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签订《旅客列车开行合作协议》,分别开行昆明至普洱、普洱至西双版纳直达动车2对。 一年来,普洱市加快完善铁路运输通道能力提升项目。申请新增宁洱火车站站前广场至县城连接道路工程(二期)、宁洱产业园物流货运快速通道建设、普洱市火车站至木乃河工业园区道路工程、中老铁路墨江站通道能力提升项目4个,总投资15.12亿元。 同时,普洱市积极推动完善境内3个火车站至城区、产业园区的道路建设,完善火车站客、货运功能,让“公铁联运”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此外,压实列入省级三年行动计划的11个项目责任,按月调度项目,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目前,普洱茶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宁洱火车站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园区建设项目、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康口岸乳胶医疗器械产业园、年产2.5万吨酵母制品绿色制造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04亿元,剩余6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景洪夜经济活跃 张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