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从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了解到,25日,陆海新通道组织了老挝本地产的900余吨大米和木炭,共68个标箱的货物,从老挝万象南站发往中国重庆团结村站。
这是陆海新通道开通中老跨境班列服务以来首列万象回程班列,也是内地首班万象回程班列。
陆海新通道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老铁路打通了东南亚腹地,使中国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拥有了便捷陆运新通道,从重庆发出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目前已开行3列,累计发送货物货值达800余万元,出口货物主要有食品、化工产品、摩配等。
本次陆海新通道中老跨境铁路(重庆—万象)回程班列的开行,标志该路线实现了双向货运班列,有助于早日实现常态化,有助于重庆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也将为重庆进出口贸易注入活力,使贸易链进一步深化。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消息,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96对,增开货物列车65对。
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分别达到5231对、10606对,列车开行结构不断优化,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图旅客列车车票将于12月27日起陆续发售。
充分运用中老铁路等新线资源,进一步提升区域运输能力。
将2021年12月各条铁路新线开通时使用的过渡运行图,调整为一季度正式运行图,并相应增加客货列车开行数量。
其中,中老铁路昆明至磨憨段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28对、货物列车12对,京港高铁赣深段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100对,京港高铁安九段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24对,张吉怀高铁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28对,牡佳高铁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18对,杭台高铁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35对,日兰高铁曲庄段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23对。
调图后,云南、江西、安徽、湖南、黑龙江、浙江、山东等地区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紧抓中老铁路机遇,云南要走活“沿边”这盘棋
“新形势下扩大沿边开放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民族团结、稳边护边等。最重要的,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25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在第二届新时代沿边开放论坛上如是表示。
“沿边开放地区是指中国边境与境外陆地接壤的9个省区,包括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刘英奎介绍。
沿边地区陆地面积占全国的61.9%,与14个国家接壤,2020年常住人口占全国19.44%,GDP占全国的13.77%。“可以看出,沿边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其中,综合对外贸易、吸引外资、跨境旅游、开放通道等要素评价,云南的沿边开放业绩在9省区中排名第一,值得其他省区借鉴。”
赵艾表示,与中国沿边地区接壤的大多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在投资贸易、口岸通关、文化旅游、科教文卫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日益深入,在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方面成效显现。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正在建设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项目,比如今年12月开通运营的中老铁路,对东南亚南亚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都非常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沿边开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政府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汪彬说,中老铁路的开通为沿边开放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不仅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大通道,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将极大地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运营和维护好中老铁路,也是开发和激活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他提出,要真正发挥中老铁路的通道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铁路“过路经济”转变为“落地经济”。对此,可加强中老铁路与现有中欧班列的衔接,同时,抓住重塑产业链的机遇,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形成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沿边地区居于中国内外循环的交汇区和支撑区,要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占发展先机。
结合云南中老铁路顺利开通运营、不断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实际,建议围绕新通道建设,利用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贯通中国西部和中南半岛,实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