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行情 > 磨憨磨龙村回绕小组“光荣脱贫户”白树英
磨憨磨龙村回绕小组“光荣脱贫户”白树英
来源: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西双版纳报社联合出品 / 2020-07-31

 政府危房改造,第一批拆房子的名单里有她;

沪滇协作滇黄精种植项目,种得最好的是她;

不等不靠主动投资养1000只鸡,增收的是她;

……


她叫白树英,勐腊县磨憨镇磨龙村回绕村小组村民,拉祜族,今年55岁。丈夫、儿子和她一家三口于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底光荣脱贫。纳入贫困户时,她家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脱贫时,家庭人均年收入达5640元。

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新生活。”白树英用最直白的话说出了心底的感激之情。


积极支持政府实施危房改造

2013年,白树英一家还居住在木板房里,一家三口只有一间卧室,泥土地板疙疙瘩瘩,木板墙破旧不堪,石棉瓦漏风漏雨。党委、政府在回绕村小组实施危房改造整体推进项目,要对整个寨子的危房开展原址拆除重建。由于村民思想普遍较为落后,大多数村民认为“陋室虽漏却还有个房子,拆了之后就连房子都没了。”

但白树英不这么想,她相信党、相信政府是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了支持危房改造工作,她家成了回绕村小组第一批拆房的家庭。不仅如此,她还帮助政府和工作队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消除顾虑支持危房改造工作。在村民的支持配合下,2018年底,村小组41间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用心经营产业扶持项目

为促进贫困户创收,县委、县政府和挂包帮单位及上海市松江区分别扶持回绕村小组村民进行生猪养殖、小耳朵猪养殖、滇黄精种植。白树英一家参与了扶持项目。她和家人认真向技术员学技术,不断积累养殖经验。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收获,她家的猪养得壮、出栏好,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2018年,在沪滇协作项目扶持下,她家种植了1亩滇黄精。她知道,收成的好坏跟自己投入的心血分不开,因此,该除草的时候绝不让草长高一寸;该排水的时候,绝不让水积蓄一分。一年种植下来,她家的滇黄精验收存活率全村最高。对前来取经的村民,她毫无保留地把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

 


不等不靠 自主创收

在做好产业扶持项目之余,白树英主动寻找其他创收途径。看到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有施工队老板在招人,她就主动去应聘,还不忘拉上丈夫一起干。家里有3个劳动力,茶地、砂仁地交给儿子打理,她和丈夫在工地干活。挖沙、拌土、搬砖,只要有活干,她都不怕苦。通过投工投劳来抵扣自家危房改造需要补缴给施工队的资金,这样既减少了危房改造自付成本,还为房子盖好后购买生活用品攒了些钱。

在入村道路硬化和危房改造完成后,她鼓励儿子“走出去”,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而她利用空闲时间学起了养鸡技术,并购买了1000只小鸡仔,养在家门前的橡胶地里。每天认真给鸡配饲料,观察小鸡生长情况。在她的悉心呵护下,小鸡茁壮成长。她说,等自己成功之后就可以带着村里人一起养鸡挣钱了

通过一家人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白树英一家终于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主动担当做“模特”

白树英在村子里是一个思想意识超前的人。随着回绕村小组成为磨憨镇脱贫攻坚示范点,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媒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取经。村民虽然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怕羞认生,但还是不敢面对镜头。白树英虽然在镜头前还显僵硬,但她知道,如果不站出来为家乡代言,就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家乡的美。

于是她主动担当,做起了村小组的“模特”。不仅如此,还带动其他姐妹一起来做“模特”。她拿出自己的化妆品为姐妹们化妆,约着她们一起缝制传统民族服装,一起在“磨泥哈巴节”的舞台上唱歌、跳舞,一起配合各级媒体的采访。

俗话说:“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烤鱼走河江”,白树英却说:“要过好生活,党和政府在帮忙,也要靠自己努力喽。”(记者 夏文燕)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2016-2017 西双版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滇ICP备16004840号
营业执照公示

滇公网安备 53282302000016号


操作说明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