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铁路国内段第一长桥架通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架桥机将一片长32米,重134吨的T梁稳稳落定在橄榄坝特大桥上。
中老昆万铁路橄榄坝特大桥架通
8月6日上午,随着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架桥机将一片长32米,重134吨的T梁,稳稳落定在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内的橄榄坝特大桥上,标志着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国内段第一长桥顺利架通,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橄榄坝特大桥全长3.5公里,共有墩台108个,于今年3月底开始T梁铺架,经过4个月的奋战顺利架通,为后续桥梁附属设施建设和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场指挥桥梁架设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二分部经理魏利辉说。
橄榄坝特大桥由东向西穿越田野、鱼塘、芭蕉林和橡胶林。修建铁路桥梁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地占用,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在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当地民族群众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将环保、水保纳入施工组织,编制详细的环水保实施规划。
施工过程中,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组织各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桥梁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钻渣和污水等,采用专业设备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剩余混凝土返回拌合站集中处置,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及时洒水抑尘,安排人员对取、弃土场进行复垦复耕,最大限度降低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修筑与山川同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连通中国和老挝的昆(明)万(象)铁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中老两国间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加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至今年上半年,中老昆万铁路玉溪至磨憨段累计完成投资六成以上,完成路基土石方82%,桥梁和隧道分别完成73%、65%,待全线建成通车后,云南昆明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左右,至老挝万象有望夕发朝至。
2.云南铁路:高铁旅客发送占比55.3%
自暑运启动以来,昆明南站旅客明显增多,每天到站旅客达8万多人。随着云南铁路网的不断完善,搭乘火车出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数据显示:到今年7月1日,云南高铁累计发送旅客5183.9万人次。其中2019年上半年高铁旅客发送量已达1753.3万人次,同比2018年上半年增长156.7%。云南高铁用2年半的时间实现了客流增长三级跳,高铁旅客发送占总数的55.3%。
云南铁路旅行的“快旅慢游”时代
目前,云南高铁动车由开通初期22对发展至目前144对,联通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19个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或省会城市,覆盖230多个城市,建成昆明至华北京津冀、华东江浙沪、东南沿海地区11小时,至华南珠三角城市群、华中湘鄂城市群、西南地区城市群6小时的进出省交通圈。
通过对既有线的改造,我省实现昆明至蒙自开行时速16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昆明至大理、丽江开行动车,以昆明为中心形成至滇中1小时覆盖,滇西大理2小时覆盖、丽江3小时覆盖,滇南蒙自、建水2至3小时覆盖的铁路运输网,运输能力及旅客乘车体验均得到较大提升,开启了云南铁路旅行的“快旅慢游”时代。
路网不断完善的同时,铁路部门以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在不断调整优化客运产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客运提质计划,大力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昆明局集团公司先后启动昆明、大理、丽江、建水、普者黑等重点车站畅通改造,目前昆明、昆明南、普者黑、楚雄、大理、丽江等6个车站设有商务座候车区,昆明、昆明南、楚雄、丽江等车站设母婴室,各车站均设重点旅客专区(专座),提升服务品质。
昆明站至昆明南站间每天开行客车38对
为迎接暑运,昆明南站于今年5月在西进站口和北进站口设置了智慧化服务的“神器”。昆明南站值班站长邱乐介绍,通过这台名为“车站智能服务台”的设备,旅客在界面上可以通过车站导航查询车票信息以及正晚点信息、公交信息;通过智能服务台还可以完成重点旅客预约和公交查询、失物招领登记等,十分便捷。
为了方便旅客换乘,昆明局集团公司设计多式联程运输,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昆明站、昆明南站均设置便捷中转换乘中心,在昆明、昆明南、楚雄、丽江等地设置共享汽车服务点,实现公铁、空铁换乘无缝衔接。昆明站至昆明南站间每天公交化开行客车38对,形成城区换乘高铁最便捷通道。在省内不通铁路的县市,则通过建设高铁无轨站的方式,为旅客提供“一站式”购票、换乘服务。目前,已在保山、楚雄、大理、德宏、普洱、西双版纳、文山、临沧、昆明等10个州(市)的49个县(市、区)建成54个高铁无轨站,旅客可到就近高铁无轨站实现购票、候车、大巴无缝换乘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