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5周年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2013 年 9 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重要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用深情的话语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个月后在印尼,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沿线各国共同演绎的大合唱。 而政策沟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之首,是各方开展全方面务实合作的基础,在这曲“一带一路”大合唱中,犹如其“基调”唱响了沿线各国的锦瑟齐鸣,使“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方案变成了国际共识。 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来源:新华网) 1.从观望到欢迎 各国唱响“一带一路”好声音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我们非常欢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尤其是从 FDI(外商直接投资)这个方面来说,我们一定会继续吸引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这是我们会继续强调的。”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王建民在第 15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如今,当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时,还有不少像王建民部长这样对“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积极回应的东盟国家官员,与“一带一路”倡议刚提出时的观望态度截然不同。
还记得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第一年举办的第 11 届东博会上,虽然国际上有很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声音,但也有不少国家的官员和企业持观望或猜疑的态度:什么是“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会带来什么?是否会给当地企业带来竞争、给环境带来破坏?基于这些顾虑,东盟各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表态都颇为谨慎,在回答问题时也比较被动、谨小慎微。
泰中罗勇工业园
不过,5 年过去了,如今东博会上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元素越来越丰富、朋友圈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建设也更为了解,其态度也从观望变得更加欢迎,参与度更高。
“中国的开放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关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盟与中国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2025》的引导下,继续展开合作,尽快实现互联互通,促进双方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老挝副总理宋迪这样说道。
而这些转变其实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沟通的不断深化。
>> “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到沿线各国的发展大计,需要将政治互信根植于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为此,5 年来,通过双边领导人会见,以及各种国际外交场合,“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了多层次、多主体的政策沟通渠道和平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认同和支持。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双边协议和多边协议的签署,以及重大项目的投入建设,沿线国家关于“一带一路”的疑虑越来越少,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
>> 目前,已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愿意与中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有 50 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有 20 多个国家与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越来越大。
2018 年 9 月 20 日,在越南河内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城区,有一个被称为“越南老百姓最为期待的轻轨项目”——越南河内吉灵—河东城市轻轨项目开始试运行。该项目由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是越南第一条轻轨项目。
其项目经理唐红表示,项目的建成,对于完善越南河内城市路网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促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发展规划紧密对接和稳步推进。
2015 年 11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的“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对接,从规划、机制到产业全方位对接合作。在此框架下,中越两国合作仿佛注入“强心剂”,催生了许多合作项目落地。除了中企承建的轻轨项目以外,由中国南方电网等企业投资建设的永新一期发电厂、由深圳投控公司主导项目开发的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等都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工程。
2018年6月12日,老挝乌多姆赛省,工作人员在庆祝纳文村隧道成为中老铁路第二座贯通的隧道(图自:新华网 梁文东 摄)
从官方到企业间的推动,从基础设施到人文领域,“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发展规划的深度对接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与沿线各国深度对接顶层设计的缩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和共同的发展需求。当前,各国都在基于自身国情制定发展战略,推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而这正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 >> 因此,除了越南,印尼依托自身优越的海洋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将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推进雅万高铁和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等项目建设,推动两国合作上天入海; >> 有着互联互通发展需求的老挝则正积极推动其“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发展,加速中老两国之间的各项合作,尤其是中老铁路等大型项目建设; >> 而正在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泰国也提出将“泰国 4.0”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无缝对接,务实推动中泰铁路、泰中罗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度发掘各领域合作的潜力。
中泰铁路正式开工(图自:新华网)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各国寻找合作的新希望,而泰国非常欢迎‘一带一路’这个新希望 , 从政府到民众一定会支持、关注‘一带一路’。”正如泰国副总理颂奇所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它是中国构建“繁荣、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理想和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方案,因而能在短短的 5 年时间内得到沿线各国的普遍认可、参与。
同时,回望 2013 年那个秋天,再看今日之硕果,我们也理应相信,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政策沟通的宽度拓展及高度提升,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成果落地,带给世界更大的惊喜。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