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云南 | 要下一盘很大的棋:做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云南 | 要下一盘很大的棋:做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 2018-12-10

初冬的昆明,阳光灿烂。11月29日,省交通运输厅12楼会议室,暖意融融,精彩纷呈。结合如何规划“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最美交通等话题,包括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内的嘉宾,纷纷为云南综合交通发展建言献策。

 

 

“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早谋划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畅江建议,“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要谋划好云南交通发展的国家定位,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云南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一带一路”等国家大战略下来谋划云南交通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特别需要西南方向交通推进设施联通,迫切需要云南提供更多素材。要加快构建有云南特色的综合交通和交通产业,加快发展通用航空、飞行培训等产业,建设一批美丽公路,打造快进慢游的经典自驾线路,深化交通投融资机制改革。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徐畅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师刘奕分析说,“十四五”是迈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奠定基础的一个关键时期。云南应在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十四五”期发展目标和任务重点。随着相关领域改革的推进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交通建设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交通建设的环保要求将不断提高,云南应积极与环保、自然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做好进一步对接,把国家还有省级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国土空间资源提前储备和有效管控。尤其要推动一些综合通道内的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梁双陆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双陆认为,长期以来,云南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十四五”将是解决这些历史欠债的好时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很强的投资拉动效应,建成后还能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十四五”期,云南公路、铁路建设应该保持比较高的一个规模和水平。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   戢晓峰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戢晓峰认为,云南今后综合交通发展正面临四大需求:一是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输组织协调发展的需求,二是国家重大战略对综合交通规划转型的迫切需求,三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和重点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云南战略对运输结构调整的需求。

 

省政协委员汤世明建议,要紧跟“一带一路”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运输水平和交通扶贫的落脚点,全面建成点面内外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帮助贫困人群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合力打造就是进得来出得去的交通扶贫攻坚网络。加强路网建设补齐短板,要切实做好高速公路前期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更多支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不断提高造价编制水平。

 

积极推动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建设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马衍军建言,要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云南省应从战略纲要编制入手加强顶层设计,要与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无缝对接。要结合国家发展目标突出云南特色制定示范方案。要按照即将编制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衔接做好云南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的比较优势。同时,要及时跟踪落实交通运输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认真谋划好农村交通发展,提前谋划好建制村通硬化路后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马衍军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聂元飞建议,云南要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需要建设“六个交通”:立体交通,智慧交通,美丽交通,富民交通,安全交通,生态交通。为此,要搞好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实现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搞好军民融合发展,搞好交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切实转变部门职能。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聂元飞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宣宜建议,云南要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交通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一个大的提升,运输服务均等化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双陆认为,云南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要突出对外连接这个示范,加快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另外,还要在智能交通方面做好示范,尤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方面做一些示范。要形成大交通格局,破除各类交通之间的屏蔽和障碍,注重协同发展、协调一致。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师刘奕建议,云南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应聚焦互联互通,建设对外开放示范区;聚焦惠民利民,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聚焦最美交通,建设交游融合示范区。

 

省社科院印度研究所副所长邓蓝进一步指出,在面向南亚开放上,云南在陆路和航空上有比较优势。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交通连接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四国对陆地交通运输便利化重视不足,没有签署跨境运输的框架协议。二是对过境车辆货物和人员限制比较多。三是基础设施满足不了需求,交通建设面临比较大的融资困难。四是穿过敏感地区,特别是东北部。她建议,首先要建立四国互联互通区域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二是要制定这个区域互联互通的战略发展规划。三是要通过建立某种机制来筹集建设基金,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四是要加强区域互联互通的政策软环境建设。五是要促进边境贸易转口贸易、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师刘奕认为,云南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还不充分不完善,今后还需保持一定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未来一段时期,应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一个攻坚期,综合运输服务品质提升的黄金期。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邵春福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邵春福指出,201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6.3万人。而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云南应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这样才能减少交通事故。

 省社科院、缅甸研究所副所长   雷著宁

 

省社科院缅甸研究所副所长雷著宁建议,云南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要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南向通道等相衔接。虽然干线国际通道已经建成,但境外段通而不畅,跨境运输协定也没有全面实施。除了打通通往几个重要口岸的公路、铁路外,还需要按照“从重点到全面”的原则去建设其他沿边公路、铁路。同时,要更加重视和国内先进地区更紧密的联系,特别是成渝经济区,为周边省市走出国门提供一些通道上的便利。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宣宜建议,着力打造综合交通一张网,既要有作为大通道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网,还要有县域快速交通干线网和服务乡村产业的农村公路网。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戢晓峰建议,要更加重视综合客货运输枢纽建设,更加重视综合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更加重视农村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更加重视交通科技创新。

 

省政协委员汤世明建议,要将公路、铁路、轨道、水运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便捷换乘。前面建设的项目,要为以后建设的项目预留规划空间。

 

打造“交通+旅游”升级版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马衍军认为,云南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要认真研究如何实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在修路的过程中,就应考虑如何连带开发沿线旅游资源。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有实力的交通企业去融合。在绿色公路建设方面,下一步进入总结提升阶段,云南要及时总结绿色公路的适用技术,争取上升到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师刘奕建议,要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推进交游融合发展,建设旅游风景道美丽公路。要根据旅游出行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自驾游、订制游等需求,更好的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同时,要依托综合交通体系来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一体化水平。以市场为纽带,创新旅游交通产品。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宣宜建议,在美丽公路建设方面,可以取一些标志性的、跟旅游大省相契合的做法。在公路沿线除了搞带状绿化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区后面的青山绿水,把服务区打造成一站式休闲公园或驿站,让过往驾乘人员能够在林间散步缓解疲劳。还可以结合沿线农业资源,协同打造观光农业。同时,把沿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方特产的标志放到公路沿线来,展示在大的出入口收费站附近,让过往乘客在公路上一眼就看到这个地区的特色。

 

省社科院缅甸研究所副所长雷著宁认为,云南交通运输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交通的品质,实现从有到好,从普通到有特色,让使用者的体验从一般到舒适,从单一的功能联通到综合效率考虑。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宣宜建议,在绿色交通发展方面,要大力完善方便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设施,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交通设施,着力发展智能交通。

 

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省人大代表李琪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交通必须先行。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她建议要打造便捷出行的城市交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要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运输安全,以及大货车的运输安全。要着力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在农村公路建管养上进一步狠下功夫。

省人大代表、昆明艺术学校校长   李   琪

 

省人大代表徐中选说,云南高速公路的预警预报系统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建议让驾乘人员及时了解路况、堵车、事故等信息。有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杂烩、无特色,应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一个服务区一个特色。此外,隧道路灯参差不齐,有的耗能大、能见度低,希望改进。云南要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交通必须先行。不仅要把路打通,还要按照共赢共享的原则让进出相匹配,从而降低运输成本高。

 

省政协委员李建春建议,首先要加强道路安全管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安全化水平。按照建设最美交通要求,加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营造安全畅通的高速公路出行环境。二是要完善文明服务标准体系,提升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规范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美好出行赋予丰富的内涵。三是打造优质高速服务品牌,发挥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推广应用智慧交通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省厅积极研究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建设

对大家的意见、建议,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云山表示深受启发、豁然开朗,将把这些意见、建议吸纳并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把握好综合交通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契机,科学统筹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甚至地铁、城市轨道等运输方式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在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云南交通发展新篇章。

 

按照部省座谈会议精神,省交通运输厅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结合云南区位特征、省情特点、综合交通示范基础等实际,迅速启动并开展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建设战略研究,目前初步完成了《云南省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战略研究》草案编制工作,确定了“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民族地区交通普惠发展、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三个示范方向。我们正加紧编制完善《云南省建设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建设方案》,做好顶层设计,细化项目支撑。

 

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有效支撑把云南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届时,滇中城市群将实现高铁、城际、地铁交通公交化,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和高速公路支撑的“1小时物流圈”;昆明至滇西片区城市将实现由高铁支撑的“2小时生活圈”和高速公路支撑的“8小时物流圈”;全省将实现民航、高铁和高速公路有效衔接的“8小时交通圈”和“12小时物流圈”。

 

(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文/赵学康 图/李双平)

 

关联资讯|

云南省委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在京举行工作会谈 

 

今年3月,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率队在京与交通运输部举行工作会谈。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会谈中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事业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交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强与云南的部省合作,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改革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助推云南加快“十三五”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希望云南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沿边公路建设,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做好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规划等前期工作。

 

陈豪、阮成发表示,感谢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对云南发展的大力支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落后是制约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短板,希望交通运输部继续加强对云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帮助,深化拓展合作,助力云南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云南省王显刚、杨杰参加会谈。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2016-2017 西双版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滇ICP备16004840号
营业执照公示

滇公网安备 53282302000016号


操作说明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