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泰国是“亲美”还是“亲华”?只要搞懂这件事,就都明白了……
泰国是“亲美”还是“亲华”?只要搞懂这件事,就都明白了……
来源:泰国网 / 2018-12-10

泰国的外交属性,一直挺奇怪的。

 

有人觉得它亲美,有人觉得它亲华,有人觉得它亲日。

 

于是有人为了人家不够“中泰一家亲”而黯然神伤,也有人为了它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美泰同盟铁”而欣喜若狂。

 

实际上,泰国外交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它与各国的远近亲疏究竟由什么来决定?

 

其实,说简单,也简单,看完这个大家就会明白多了——

 

 

泰国外交的奥秘,并不复杂——说好听点,叫做“中立”。

 

说难听点,也可以说是“骑墙”。

 

不和任何人捆绑,不和任何人翻脸,对谁都是若即若离,当谁都是候选备胎。

 

这就是泰国外交,奥秘所在。

 

 

这不是渣,这是聪明。

 

泰国的外交,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典范。

 

泰国的外交官,或者说是近现代泰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者,是全泰国最聪明,最圆滑,最冷静的一群人。

 

他们知道泰国的实力与定位,知道要维持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怎样的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

 

正是靠着这清醒的认识,风骚的走位,柔韧的身段,精明的计算,泰国才在强敌环伺,虎狼当道的时代里得以自保,不但成功维持了国家的独自自主,还成为地区的核心,以及不同时代全球两大巨头争相拉拢的对象。

 

从泰国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已是最好的安排。

 

无论换谁来给泰国外交掌舵,都很难做到更好的结果了……

 

 

这种方式,当然也是被活活逼出来的。

 

百余年前,暹罗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世道已经变了。曾经是东亚秩序绝对主宰的中国(清王朝)暂时下线,整个东南亚也已被列强瓜分殆尽。

 

英属“新马缅”,法属“越老柬”。无论哪家,都不好对付。

 

暹罗,也曾试图与法国刚正面——结果是被法国一巴掌给呼了回去,第一次法暹战争,暹罗大败。

 

 

暹罗于是加强暹英关系,在政府核心部门聘用大量英国顾问,并抢先与英国签订条约,制衡法国。最终,英法两国在中南半岛实现了战略平衡,以暹罗为缓冲区,划定彼此的势力边界。西方殖民者对暹罗的威胁,就这样在对冲中消解。

 

泰国,不是能打,也不是信佛,而是纯粹凭借运气和聪明,实现了民族独立,社稷存续。

 

此后一百多年,这一招一直是泰国外交的基本套路。

 

 

在二战期间,泰国一度希望借助日本的力量压制英国,击败法国,作为“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一个亲日国家,利用日本的军火去打垮法国殖民军。法国被德军击败之后,泰军趁虚而入,小胜法军,于是才有了如今曼谷的那个“胜利纪念碑”。

 

泰国其实并非真心投日,只是希望顺水推舟。

 

只不过当时日本太猛,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就顺手把泰国也给推了。

 

即便这样,泰国仍然保持了“两头不得罪”的国策,一方面与美英私下接触,在境内为反日武装起义做准备,另一方面与日军持续合作,压制华裔抗日先驱,泰军甚至直接进犯云南,与中国军队交火。

 

尽管,亲美派、亲华派、亲日派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彼此却暗通款曲,甚至相互串联。结果,日本人认为泰国是伪满,汪伪一类的马仔,而美英却认为泰国是一个被日军占领的“反抗中的盟国”,免除了对泰的战败国惩罚。

 

 

战后,泰国家传“平衡术”的对象,变成了中美之间。

 

在50年代,尽管当时主政泰国的是传统上最反华反共的銮披汶元帅,但即便是他,仍然暗中对华接触,并且脑洞大开地模仿春秋战国时期,把自己助手的一双儿女送到周恩来家里当养子,“以示诚意”。

 

后来,中泰关系的中断,其实不是泰国不想谈,而是在文化大抽风年代的中国那德行,没人敢跟中国谈罢了。中美建交之后,泰国趁着周、邓主政的窗口期,麻利地对华建交,并开始借助中国的力量防御开挂的越南。

 

 

中国崛起之后,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所面临的外交局势越发明朗,不是跟美国大流氓,便是跟中国大流氓——你猜泰国怎么选?

 

当然是不选了。

 

对于泰国而言,在两大流氓中任选一家,实在是太危险了。全面亲美,万一美国撤了怎么办?彻底亲华,万一中国暴走了怎么办?

 

就算不去考虑地区安全的问题,两大强国的存在,也能让两大国彼此竞争,相互杀价,成为泰国手中的筹码。

 

无论是中美、还是中日,无论是政治安全,还是经济贸易;无论是军事技术,还是铁路贷款,大国之间在泰的竞争,永远是泰国渔翁得利的最大前提。

 

 

泰国的外交,是什么?

 

是平衡。

 

在两强之间,若即若离的平衡。

 

并且,在这个大前提下,最好能够以泰国为核心,将整个东盟聚拢在泰国的身边,增加泰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以便更好地执行既有的“骑墙政策”。

 

如此而已。

 

 

说明这一点,不是为了埋汰泰国,而是为了理解泰国。

 

理解泰国,便能调节自己的心态,明白泰国选择背后的意图。

 

泰国就是这样,他的命运,决定了他的选择。他只能这样朝秦暮楚,只能来者不拒,今天加入你的“一带一路”,明天报名他的“印太战略”,与谁都是兄弟,跟谁都不会翻脸,才是泰国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泰国,不可能反华。

 

无论哪一派上台,都不可能走到这一步。阿披实提出的中泰高铁,英拉上台也要修,巴育上台也要建。没有任何一个政治派别有这个需要,有这个胆量去走彻底反华的道路。

 

泰国,同样不可能——像我们所臆想的那样——“亲华”。

 

“中泰一家亲”是一个历史和血缘上的概念,它象征着一种友好的常态,却不是一纸入党的证书。

 

现如今这样,对中国有巨大的尊重与友善,就算不错了。凭良心说,周边邻国,又有哪家比得上呢?

 

你说巴铁?巴铁可也是美国的老牌盟友不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不要痴心妄想,不要强人所难,也不用杞人忧天。

 

不要为那些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而期待、而苛求、而得意、而失望、而诅咒。

 

也不用为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忧虑,而痛恨,而怀疑人生,而反目成仇。

 

 

泰国就是这样。

 

不悲不喜,不远不近,不冷不热,吃完了你的小鱼干,也惦记着对门的小罐头。像波斯猫一样在踮着她的脚尖,似有所求,又触不可及。

 

明白了,也就是这么回事了呗。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2016-2017 西双版纳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滇ICP备16004840号
营业执照公示

滇公网安备 53282302000016号


操作说明
关闭
<
>